因商標“HiAI”晚申請一個月,華為公司在歷經商標無效宣告,行政訴訟等救濟程序后,歷時3年坎坷的商標追回之路依然無法得到完美解決! 華為“HiAI”芯片的首次發布時間是2017年9月2日, 201 二維碼
3
因商標“HiAI”晚申請一個月,華為公司在歷經商標無效宣告,行政訴訟等救濟程序后,歷時3年坎坷的商標追回之路依然無法得到完美解決!
華為“HiAI”芯片的首次發布時間是2017年9月2日, 2017年9月25日華為向媒體展示“HiAI”人工智能特性。 2017年11月10日華為公司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提交注冊申請。
華為公司“HiAI”商標流程
然而時隔23天之后,在2017年9月25日華為向媒體展示“HiAI”人工智能特性當天,另一家名為“亮風臺(上海)信息科技有限公司”(與華為公司有業務往來關系)就同日申請了幾乎一模一樣的“HiAI”商標
亮風臺公司“HiAI”商標流程 于是乎,當華為公司在后申請商標被駁回時,并發現被他人搶先一步注冊這一事實之后,采取了商標駁回復審,無效宣告,行政訴訟等一系列商標救濟程序,依然不能無效亮風臺公司申請的“HiAI”商標所有項目。 無效宣告裁定 綜上可以認定,被申請人基于除代理或代表關系外的其他關系,在應知或明知他人商標而將“HiAI”商標在智能眼鏡(數據處理)、數據處理設備、處理數字圖像用計算機軟件、音頻和視頻設備操作控制用計算機軟件、可下載的手機應用軟件、網絡通訊設備、圖像掃描儀商品上進行注冊,已構成2013年《商標法》第十五條第二款所指之情形。另,因缺乏證據佐證,爭議商標在3D眼鏡、頭戴式虛擬現實裝置、便攜式多媒體播放器商品上未構成2013年《商標法》第十五條第二款所指之情形。 2020年6月份華為公司向知識產權法院提出行政訴訟,2020年10月9日,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維持了商標局的無效宣告決定。雖然芯片相關的項目被無效宣告掉了,其他的相關項目和華為失之交臂。 |